關於慷慨香港
慷慨香港於 2017 年成立,我們主張香港政府增加發展援助方面的開支。香港政府坐擁巨額財政儲備,我們認為香港政府有能力撥出一定資源援助發展中地區促進其長遠發展。要達到這個政策目標,我們可以選擇提升現時賑災基金的額度,或直接增加對發展中地區的長期發展項目,例如扶貧或醫療方面的支援。
為什麼?想想我們的香港和我們的世界⋯⋯
我們的問題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也是最壞的時代。就像很多已發展經濟體一樣,香港的財富達到史無前例的水平,而香港政府亦坐擁 2 萬億財政儲備。但正當我們之中有很多人生活在安全及富裕的香港,在世界上其他角落有數以億計的人沒法維持溫飽。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 全世界赤貧人口超過 7.4 億(約為全球人口的十分一),每天靠着不足 15 港元的收入維持生計。 此外,超過 6,500 萬人因為戰亂或天然災害而失去家園,被逼在他鄉尋求庇護。世界上每 3 個人中就有 1 個缺乏合乎標準的衞生設施,超過 6 億人仍在依賴不潔淨的水源生活。
以下這些故事實在平凡不過︰
水源
在塞內加爾,很多人每日需要花平均 9.7 小時去取水,其中包括行走、排隊、蓄水的時間。他們亦很容易染上以水為媒介的疾病,因為井水一般都比較淺,亦經常受到污染。
我們的答案
香港大眾普遍都熱心公益,我們不時都會捐獻到各大慈善機構。儘管如此,為了發展中國家的長遠發展,世界各地的發達經濟體則選擇以更宏觀的方式支持他們的發展——發展援助。一般來說,發達地區的政府會撥出一部份的資源用以支持發展中國家的整體發展。這避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有效根治問題。透過不同的國際組織,如聯合國和國際紅十字會,這些援助會被用作緩解發展中地區一些迫切的問題,例如赤貧、公共衛生、預防危疾等等。
香港自詡亞洲國際都會。作為一個富裕和成熟的社會,我們應該仿效其他發達地區為世界發展出一分力。
發展援助可以怎樣促進世界發展?
疾病
在這樣的蚊帳下作息能夠避免蚊子叮咬以及瘧疾的傳播。自 2002 年創立至 2018 年期間,全球抗擊愛滋病、結核病和瘧疾基金已經在 150 個國家花費超過 3,000 億元,拯救超過 2,700 萬人的生命,超过香港人口的三倍。
世界各國有什麼回應?
聯合國在 2015 年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目標,而其中第 17.2 項目標就提出已發展地區的政府應該將國民收入的 0.7% 撥作官方性質的發展援助。世界上有不少國家,如英國、德國等,都已經達到這個目標,而有不少地區亦已撥出為數不少的發展援助。
香港有什麼回應?
現時,香港政府給予外地的援助非常匱乏,人均援助遠遠少於其他發達經濟體。
香港政府並沒有預留經常性開支支持發展中地區發展,只有一個用作賑濟世界各地災害的賑災基金。此賑災基金並無固定額度,比如 2011-2012 財政年度只批出 4200 萬港元,而在 2010-2011 財政年度則批出了約 3 億 5000 萬港元, 占香港生產總值 0.0014% 至 0.012% 左右(2018 年度香港生產總值為 3 萬億港元)。相對而言,香港政府每年在基建、教育、以及醫療上的開支為 13%、15%、以及14%(或是香港生產總值的 2.9%、2.9%、以及 2.6% )。
我們的工作
倡議及公共意識
慷慨香港的成立的其中一個目的是為了提升香港大眾對於發展援助的認識。透過不同渠道的倡議活動及公民教育,我們希望發展援助能夠獲得大眾的認可。這樣我們才能夠說服政府改變其援助政策。
與相關團體的交流
我們需要了解賑災基金的現況才能夠提出有效的改善方案。因此,我們正在接觸曾經申請或接受賑災基金撥款的相關團體,了解現時賑災基金的運作。普遍而言,他們非常支持賑災基金繼續運作。我們在將來會更新這方面的資訊。
民意調查
香港普羅大眾對於發展援助的意見非常重要。我們正在與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合作,進行相關的民意調查。我们已經于2018年在PLOS One上發表了相關的調研結果。據調查,香港大眾普遍希望政府用於賑災基金的中位百分比是財政預算的2.4%。
以電郵接收我們的最新資訊
要改變一個已經存在二十多年的政策,我們需要您的支持,讓政府能夠聽見我們的聲音。請留下您的電郵地址,讓我們能夠通知您慷慨香港的最新資訊。
常見問題
慷慨香港是由誰運作的?
我們是一群來自不同地方的志願者,希望香港仿效其他發達地區,援助世界上世界最貧困的一群人。歡迎您加入我們。以下是我們現時的成員:
李治霖(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研究助理)
我可以捐助給慷慨香港嗎?
我們歡迎志願者貢獻你的時間和努力。請與我們聯絡。
為什麼不優先幫助香港有需要的人呢?
我們並不需要二擇其一。不論他們在香港與否,我們擁有足夠的資源去支援他們。 截至 2016 年,香港政府已經連續 12 年錄得財政盈餘,並有大約 2 萬億儲備。這更是建基於在香港的低稅率機制之上的盈餘。
發展援助不會因為貪污而被浪費掉嗎?
的確,部份發展援助因為貪污而被浪費。為了最大程度減輕這個問題,各國政府都會定期評估收益機構或政府的表現,將他們的援助集中在有良好紀錄的機構上。例如,香港的賑災基金的最大的五個受益機構分別為香港世界宣明會、救世軍、香港紅十字會、樂施會、以及愛德基金會。
過去數十年全世界已經投放數以萬億計的發展援助,這不是正正說明發展援助並沒有效果嗎?
儘管發展援助的額度都非常龐大,相對於世界經濟而言亦只是 500 分之一。因此,以為我們能夠即時解決世界上的種種問題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事實上,發展援助已經取得十分大的成果。自 2002 年起,因瘧疾、艾滋和結核而死亡的人數已經減少接近三分之一。
全球人口正不斷膨脹,若果我們不斷拯救貧窮人口的生命,這樣不會導致更加多人陷入貧困生活之中嗎?
世界人口膨脹這個現象(女性平均生育約 5 個小孩)正逐漸消退。現時平均每位女性會有 2-3 個小孩,而這個數字在不少發展中國家亦不斷下降,包括孟加拉、印度、越南、印尼、巴西、阿爾及利亞、中國、以及墨西哥等等。若果每位女性平均生育 2 個小孩,全球人口的數量將會逐漸穩定。因此,若果現時世界的生育趨勢維持下去,全球人口將會在本世紀後期漸趨穩定。
香港可以做些什麼?
我們可以提升現有賑災基金的額度,又或者設立專責災後重建的基金去支援長遠重建工作。我們亦可以支援由香港或海外慈善機構所設立的,有較高效率的醫療及扶貧計劃例如抗擊愛滋病、結核病和瘧疾全球基金、Against Malaria Foundation、Iodine Global Network、或 One Acre Fund。